农业的八字宪法就有一个宜字。因全球气温逐渐变暖,我区域近几年气候变的难以捉摸,有时雨水增多造成涝灾,使桃树正常生长受到影响,局部土壤积水严重时间较长,使桃树根系窒息死亡而伤害桃树,使桃树不能健康生长,诱发多种生理病害和病害,如流胶、缺素性的等生理病害和茎腐、根腐等情况发生,致桃树减产和品质下降、衰弱或死亡。所以,从2022年起中农乐桃产业联盟就特别强调了起垄栽培模式,是防止雨涝对桃树根系伤害最好的方法。即使雨多年份垄上根系没有积水也能达到正常呼吸和生长。但也不是什么样地块,土质都需要搞起垄栽培。在这里我谈下我的观点和看法。
一、容易积水的地方可搞起垄栽植。因受地理条件和环境影响,在此地水不能顺利排出地块易搞起垄栽植。通过起垄把苗栽在垄上即使有积水也不会造成对根系的伤害。但需起较宽垄,有条件地方疏通排水通道最好。一般这种地块有机质含量略高。垄上宽可达1.5米,垄下宽达1.7~1.8米。绝大数桃树根系都生长在垄上,就避免了长时间积水对桃树根系产生窒息死亡。
二、垆土地建议都搞起垄栽植,也属碱性土壤(质)。下大雨后2~3天脚不能入地,拖泥带水难行走,土壤粘性强极易板结耕性差,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高。PH值比例较高,一般都达到8~10之间,凡属运城盆地块桃农都需考虑起垄栽培模式好。建议垄上宽1.2米,垄底宽1.4米,垄上中间开小渠挖坑栽植。
三、水过地皮湿的土壤建议不必搞起垄栽培。
1、沙土地、沙绵土、下大雨或水过地表湿而不粘的土壤不必搞起垄栽培。老天下雨大时间长都不见有积水的地块,说明土壤的透气性太好了,就不必再搞起垄栽植模式了。反而起垄栽培对土壤保水功能只能减弱而不是增强,必定水的蒸腾作用是先高后低,越高的地方干的越快。和梯田地露风地一样保水能力差或极差同样一样道理。
沙土地土壤少粘性差,传热快散的也快,蒸腾大于供水,更不能起垄栽植,来一场超级大风树根都能拱反倒地。所以,沙土地,沙绵土地,渗水快的地块不建议搞起垄栽培。
四、丘陵小块地不宜搞起垄栽培。原因很简单,属梯田台节小块地,属奠形的露风地,极不耐旱,保水性能差,地也贫饥,1~3~5亩地块不宜搞起垄栽培。超过10亩以上大地块可以考虑起垄栽植。
桃农们:南涝北旱的大格区并没有彻底改变。我省十年九旱的大趋势也没大的改变。年年防旱的思维还需加强。有涝年必然会来旱情,天旱雨涝不均匀是常态永远不会改变。以土质、田块制定栽培模式还需考虑,不分状况一味追求起垄栽培,势必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。